Search


【電子廢棄物的責任,誰來承擔?】

昨晚收看美國CSI影集,談到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電子廢棄物的責任,誰來承擔?】

昨晚收看美國CSI影集,談到了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回收場「中國貴嶼」,今日又看到關於電子廢棄物回收責任的新聞。

當我們不斷在報導科技業又產出多少筆電,多少手機的歷史新高紀錄時,應該也要了解多少廢棄的電子產品於此產生。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,全球每年可產生2000萬噸至50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;根據環保署數據,去年台灣廢電子電器物品回收147萬台,資訊物品回收處理達277萬件,平均每人回收處理量3.9公斤。

PikeResearch調查,大多數消費者都認為「回收」是減少電子廢棄物的關鍵,37%認為回收應是免費服務,10%認為應由製造者負擔回收費用,14%認為回收費用已內含於產品價格。

此外,科技龍頭也努力於3C產業綠化,使用無毒化合物零組件。惠普推出幾乎不含聚氯乙烯(PVC)和溴化阻燃劑(BFRs)的筆記本電腦ProBook 5310m,宏碁、東芝也全都跟進。

參考新聞:
1. 維基百科介紹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B4%B5%E5%B1%BF%E9%95%87
2. 美國TIME(2009.01.08) http://www.time.com/…/magazi…/article/0,9171,1870485,00.html
3. 綠色和平介紹 http://www.greenpeace.org/…/campaig…/e-waste/pollution/guiyu
4. 亞洲靜脈圈經濟成形(數位時代,2007.12) http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view/cid/0/id/8972
5. 新興綠色企業:創造回收新商業模式──再生銀行 (數位時代,2009.02) http://bnext20.bnext.com.tw/NotablesView_391
6. 重量級環保專家:電子回收商機 台灣應主導 http://www.udn.com/20…/…/20/NEWS/NATIONAL/NAT5/5204359.s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數位時代媒體群》跨越數位與傳統紙本媒體,串連線上與線下的資訊傳遞與實體活動,打造「大社群時代」的科技媒體。http://www.bnext.com.tw/
《數位時代媒體群》跨越數位與傳統紙本媒體,串連線上與線下的資訊傳遞與實體活動,打造「大社群時代」的科技媒體。
View all posts